螢火蟲曾是許多人美麗的童年回憶,是一份特別珍貴的自然資產,對環境的變化非常敏感,如果環境中的光害增加、水質改變、棲地破壞污染,就會對螢火蟲的生存造成影響,是一種非常敏銳的指標生物。隨著經濟發展,原野地的減少,氣候乾旱危機,過去曾是螢火蟲大量出現的地方,現在也很難發現它們的蹤跡。
金門地區有兩種螢火蟲,一種為幼蟲陸生的大陸窗螢(台灣窗螢),另一種為幼蟲水生的條背螢。大陸窗螢(台灣窗螢)幼蟲在陸地生活,喜歡棲地潮濕環境,尤其蝸牛較多的棲地,如農田旁草叢、樹林底層枯枝落葉堆,金門早期各地都可以看見,但隨著棲地破壞、農藥噴灑與路燈架設等,越來越不容易見,現在只有零星可以發現;條背螢是臺灣三種幼蟲水生螢火蟲之一,數量稀少,幼蟲期生活在水域環境,但因為三齡後的幼蟲需要利用尾部氣孔呼吸,所以棲息環境多是淺水濕地,邊緣需要有豐富的水生植物挺出水面,讓幼蟲可以攀附停棲,早期金門溼地多有紀錄,但近年來環境破壞,數量已經越來越少,目前只有烈嶼(小金)還有一群穩定族群。為了恢復地區的螢火蟲族群,金門縣林務所於民國105年起開始在金門植物園向軍方借用的閒置營舍作為螢火蟲復育的基地,分年進行棲地調查、保種復育、原棲地野放等工作,目前已建立飼養培育SOP流程外,也建置台灣窗螢及條背螢的野外復育區,至今飼養與野放超過數量超過1萬隻。
金門縣林務所保存金門螢火蟲種源並培育繁殖,營造適合螢火蟲棲息的自然環境,以期未來重建螢火蟲野外族群,並透過社群網站(Facebook)「螢在金門」社團,不定期解說螢火蟲相關知識,接獲民眾通報螢火蟲的蹤跡,並邀請民眾一起撿拾收集蝸牛,帶到金門植物園螢火蟲培育室(或是旅遊資訊站),讓螢火蟲吃飽飽,當螢蟲媽媽一起為螢火蟲復育盡一份心力,亦開設相關螢火蟲保育相關講座與活動,希冀藉由活動的過程,讓民眾真正意識與關心螢火蟲的生存危機,進而願意改變生活方式以保育螢火蟲的棲息地。經由各界的幫忙與努力,今年的4月底陸續接到各鄉鎮的蟲友回報,陸續發現螢火蟲回來的消息,特別感謝烈嶼鄉公所及農友幫忙,針對金門特別稀少的條背螢族群棲地,定期維管及適時補水,讓金門的條背螢保留了最後一線生機,但也提醒喜歡螢火蟲的朋友,由於新冠疫情與夏季夜間環境安全的問題,千萬不要貿然跑到野外找螢火蟲,後續林務所將在無疫情影響的前提下,舉辦相關的賞螢活動,歡迎加入「螢在金門」臉書社團,取得相關消息。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